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卢湾体育馆购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上海卢湾体育馆购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需要办vip卡的,对外开放
地址:上海市卢湾区建国西路135号卢湾体育中心3楼、5楼
公交路线:公交:104、17、24、96、41、146、786、43、955、931、985 地铁: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
门票 80元
卢湾体育馆的历史可追溯1929年,是上海最早建成的室内体育馆,也是当时上海篮球比赛的主要场地,1949年5月,更名为上海市体育馆,1975年改名为卢湾体育馆。
而卢湾区与黄浦区合并是在2011年6月,才建立了新的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体育馆的名字则被保留了下来,并没有改名。
如题主所问,这样的行为不受指责,难到还要表扬、鼓励他们不成?他们的行为真的是不成体统!枉为中国第一大都市市民,肚量和素质真是太差了!
随着金软景的一记扣球出界,上海挑战失败,天津女排获得了本届联赛的冠军。相比天津女排的一片欢庆和欢呼之声,上海的老将们纷纷拥抱在一起,掉下眼泪,有遗憾,有不甘。
随后的颁奖典礼上,镜头扫到的颁奖台后面,观众已经所剩无几,对此很多媒体,球迷纷纷指责。可是观众错了吗?
个人觉得,多少有些道德绑架了。首先,指责观众的,都不是上海球迷,指责声都是说上海人输不起,球迷不爱球队,只爱金牌。个人看来不是,比赛结束后,镜头零星扫到的很多上海球迷一边哭一边在继续给上海女排的姑娘们鼓掌,他们掏出手机拍照,想要留下这个拼搏的晚上的更多瞬间和感动,他们是爱上海女排的。
作为一个球迷,本人不带任何地域观念,谁赢了我为谁鼓掌,谁输了我给他们鼓励,也许微不足道,但这是我唯一能做的。相隔甚远,无法去现场观战,这是遗憾,但上海卢湾体育馆一票难求,她们的球迷去了现场加油,能去现场,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比赛结束,已经十点多了,观众累了,也该回家了,或许有些失落,但没有指责,只有加油声,真正指责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去现场加油的,试问,他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去了现场的球迷。
其实颁奖典礼的某些镜头,还是拍到了正面有许多舍不得离开的球迷,他们要把最后的鼓励留给上海女排,这个赛季已经结束,拿不拿金牌都是完美的收官。请停下指责,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能去现场加油的球迷都是球队最大最强有力的支持者,他们更加不应该受到指责,所以请多一点鼓励,少一点道德绑架。
不应该。将心比心来说,你在自己家门口看着自己的主队输球了,别人在进行颁奖仪式。你敢说你就一定能做到大度坦然的祝福吗?
只能说,一部分上海主场的球迷做法稍欠妥当,可这并不是我们守着电视机的观众进行道德绑架的理由。一个连现场都没亲去的人,凭什么能做到感同身受。
再者说,又不是所有球迷都走了。有些自媒体、标题党以偏概全,为了骗取点击量,夸大其词。
我觉得,在竞技体育方面我们只是作为观众,没权职责任何人,或球迷、或队员。但至少尊重是一定要给予的,但如果真的看了难受,离开又何尝不是好的选择,总比留在现场大声嚷嚷的好吧。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问心无愧即好。
谢谢邀请!我觉得这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我看到的是决赛打完之后全体观众都很激动,镜头里反复给了一些球迷热泪盈眶的特写镜头,既有本地的也有天津的。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二十分左右,比较晚了,大家欣赏完了精彩比赛,也知道花落谁家了,本地球迷当然要抓紧时间早点回家啦,这种表现很正常啦,没有必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上纲上线!又是没素质啦,又是小家子气啦,又是给大上海丢脸啦等等。强调一下,我不是上海人,我很喜欢天津女排!我只是喜欢讲实话,不喜勿喷!
指责与否是上海球迷决定的事,作为外地球迷,我是觉得不妥,不由得让我想起某国观众的做派,不指责,也指责不着,但瞧不起这种小家子气的做派是我的权利。另外补充,不管哪里的球迷有类似的做派,一样都瞧不起,看做派,不看地域。
作为竞技体育来说,在最后的冠军争夺中有胜利者就必然有失败者,特别是像篮球和排球这样的体育运动,在联赛中最后的冠军争夺战有的是五场三胜制,有的是七场四胜制,这就涉及到了主客场问题。主队在主场夺冠,球场气氛高涨球迷情绪激动,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队喜爱的的球员夺冠,总想看到每一个颁奖细节,久久不愿离去,而如果客队夺冠,主场观众出现了失望的情绪,不想给客队的欢庆做背景,就会大量走掉,这不仅在中国,在外国的比赛中也经常出现。
在国际赛场上,日本球迷的表现就经常被我们的球迷调侃,特别是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冠军,赛后颁奖环节他们的球迷跑得比兔子还快。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中国女排顺利拿下日本队,赛后颁奖仪式上看台空空如也,国际排联很是尴尬。在2017年大冠军杯比赛中,还是中国女排夺冠,日本球迷依然没有给面子,赛后溜之大吉。
国际赛场如此,回到我们的国内联赛,本次天津队在上海主场夺冠,相似的一幕又在上演,赛后上海球迷迅速撤离,空空的看台与天津队疯狂的庆祝显得格格不入,形成巨大的反差。
那么在以后的联赛中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场面出现,我想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有可能决出冠军的场次,加大客队球迷球票的投放,最好把客票加大到30%。
二是尽量把比赛安排在周末。就像本次比赛,比赛本身加上颁奖时间大约三个小时,比赛完后,球迷还得赶地铁挤公交,回到家里几乎就到了半夜,对第二天需要上班的上班族来说,时间上难以承受。
三是培育好排球市场,推广好排球文化。我们看到像NBA就很少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与他们良好的市场推广和篮球文化是分不开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联赛管理者和推广者,需要沉下心来好好研究,把中国排球做大做强。
出现球迷走掉的现象,我们不应该去指责每个人,而是应该去重新考量我们的联赛,这需要联赛的管理者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安排,希望他们能够做好。
女排联赛元年以意想不到的火爆点燃着排球爱好者的激情。以精彩、激烈,悬念丛生贯穿全程。老将雄风不减,新人脱颖而出,元年联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当以完美、圆满谢幕时,却发生了冠亚军颁奖时刻的空空场景。一下子给前期的狂热降了不少温。同时也给主办方提了个醒,以后如何避免这情况发生呢?
这种情况以后肯定还会有。特别是客队取胜夺冠。
首先发生这事件,我认为是好事,说明联赛举办得很成功。联赛引起了球迷的共鸣。她们把球队已融入到自已生活,与球队同呼吸,共命运,共欢乐。他们不再是球馆看热闹的局外人,对球队的荣辱无动于衷。联赛已深入人心了。
如何把聚积起来的人气汇成推动的力量,这肯怕是主办方及各俱乐部下一步要做的文章。是不是可以根据球迷自身条件和愿望,成立甲乙丙丁不等球迷俱乐部呢?让球员和球迷有更多沟通和互动,不断开拓市场?
第二、就是如何有组织的看球捧场。这组织必须是自愿组织,给予特殊丶优惠的照顾,也就是前面所指的形成一定形式的球迷俱乐部。
第三、举办方尽量延长比赛周期,特别到了关键时段比赛,安排周六或周日,大多球迷可能会清闲点,不用赶班。
第四、决赛场双方俱乐部商议,有可能关乎争夺归宿(冠亚军、季军)颁奖比赛,客队可组团一、两百人观战助威,对方给予便利、优惠。(由于地域跨度太大,以设立球迷俱乐部分会为宜)。
既然联赛已驶向快车道,就应该采用各种方式让他更完美、完善。
偶有所感,欢迎指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卢湾体育馆购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卢湾体育馆购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